
文章大綱
2025 台灣企業 AI 導入現況解析:組織準備度與推動角色成轉型關鍵
「我們知道 AI 很重要,但現在到底走到哪一步了?」 這是 Aiworks 在協助企業導入 AI 時,最常聽到的問題。有人已用上 GPT 寫報告、串自動化流程,有人還在觀望第一步該怎麼踏出。在這波技術推進與實務落差間,企業正逐漸被劃分出不同的進展曲線。
為了幫助企業釐清方向,企業顧問與訓練機構 Aiworks 發布《2025 台灣企業 AI 推進實況與人才轉型報告》白皮書,彙整 205 份跨產業問卷、整合 20 家企業導入經驗的觀察,以及 3 家企業訪談,揭示 AI 推動過程中的挑戰、典型現象與行動建議。
「工具可以買、技術也可以導入,但要讓它發揮效益,得有人願意學懂、用得好,還要能把經驗傳出去。」—— Aiworks 共同創辦人 林之晨
報告指出,雖然多數企業對 AI 發展已有高度共識,實務推進卻仍高度依賴個別部門試行與特定員工的主動探索。缺乏組織級的協作與制度支援,成為難以擴大應用規模的主因。
Aiworks 執行長黃琇琳認為,AI 的落地需要的不只是技術,而是場景理解、流程熟悉與協作能力兼具的橋接者。她強調,企業內往往存在許多願意先嘗試、再分享的人,若能為這些「推動種子」提供適當支持與制度設計,組織就更有機會推動出下一階段的文化轉型。
白皮書三大觀察,看出台灣企業導入 AI 的三個關鍵問題
白皮書彙整出三個關鍵觀察,勾勒出台灣企業在 AI 導入上的普遍現況。從問卷結果來看,AI 已不再只是概念,多數企業已認知其對產業結構與競爭態勢的潛在影響。

目前,有超過 8 成的企業預期 AI 將重新定義競爭規則、重整勢態,並成為工作上的輔助角色。然而,理想與現實之間仍存在明顯落差:
1. 多數應用仍停留在部門試行階段
雖然有逾半企業已在某些部門啟用 AI 工具,但實際成效多半仍停留在實驗性階段。缺乏橫向串聯、標準化流程與組織支援,使許多應用難以擴展到跨部門規模,更遑論轉化為營運績效。

AI 全面落地並對營收產生實質貢獻的企業僅 1%,這顯示出企業內部對於「導入試點」與「整合制度」的區隔尚不清晰,也反映組織尚未建立明確的 AI 推進藍圖與責任結構。
2. 推進過程最缺乏的,是「能用」與「推得動」的人
多數企業坦言,AI 導入卡關的原因,並非缺乏技術資源,而是組織內缺乏能夠理解業務流程、主動實作並協助他人導入的關鍵人才。這些人並不一定要具備技術背景,而是需要結合實務理解與跨部門溝通能力。

調查顯示,推進過程最缺乏的,是「能用 AI 」與「推得動 AI 」的人,其次才是工程師與資料科學家。這也說明了,AI 的落地仰賴的是能夠「接地氣」的實作推動者,而非單一部門的技術堆疊。
3. 是否設有推動單位,將直接影響導入的節奏
若企業內部尚未設置 AI 推動相關單位,導入工作就容易停留在分散嘗試、缺乏系統化的階段。

相對而言,已有 AI 專責部門的企業,其培訓制度建立率達 92%,內部學習文化與跨部門協作也更為活躍。這樣的結構化差異,不僅反映在學習成效上,也實際影響了 AI 工具在組織中轉化為營運成效的速度與深度。
📘 想進一步了解各階段企業的推進特徵與行動對照建議?請參閱白皮書完整內容,包含分級架構與對應策略,協助管理者自我盤點、調整方向。
實例亮點:鉅鋼機械如何從一個痛點,打開組織 AI 共學與文化轉型之門?
在白皮書收錄的企業案例中,鉅鋼機械展現出如何以具代表性的「單點場景」切入,逐步擴大為組織文化與流程的轉變。
鉅鋼原為全球製鞋設備領域的製造商,面臨最大的挑戰之一,是其機台手冊翻譯流程繁瑣、語言版本眾多、術語標準不一,導致跨部門與跨國知識傳遞成本高昂。
資訊長簡光正帶領團隊,鎖定「手冊翻譯自動化」作為 AI 實驗的起點,逐步引入生成式 AI 協助整理圖文結構與術語資料。這項專案的推進,不僅成功大幅縮短翻譯交付時間,也成為全公司知識標準化與流程改造的引爆點。
為延續這股轉型能量,鉅鋼啟動了一連串跨部門共學與制度設計:
- AI First 流程簽核規範:內部文件需經 AI 輔助處理後才可提交,建立應用習慣與共通語言;
- 每日 AI 立會制度:同仁輪流分享應用心得,營造從下而上的使用文化;
- AI 推進小組深入產線:協助基層同仁在排程通知、資料彙整等任務中導入 AI 工具,提升第一線生產彈性與參與感。
鉅鋼的經驗展現:從場景出發,不需龐大預算與外部顧問介入,只要切中真實痛點、給予內部空間與支持,便能讓 AI 應用從一小步發展為長期內化。
📌 白皮書中其他收錄案例包括:
- 建興儲存科技:由 HR 發起,從招募流程著手實驗 AI 工具,發展便當分享會與週會共學制度,讓 AI 融入日常與文化;
- 台灣大哥大:高層帶頭,HR 協作,建立共學制度與部門實作並行的推動機制,形成正向循環。
這些案例橫跨製造、科技與電信服務業,展現出企業如何依照規模、文化與場景特性,制定符合自身節奏的 AI 推進策略。完整細節與組織設計已收錄於白皮書。
結語:我們期許這份白皮書,是一張陪伴推進 AI 的地圖
企業導入 AI 的目標,不單是取得一項新技術,還要建立能因應變化的組織能力。組織推進的關鍵在於制度、文化與人,並非技術清單與採購數字。
《2025 台灣企業 AI 推進實況與人才轉型報告》為讀者彙整趨勢與數據,深入記錄第一線推動者的行動策略,旨在幫助企業了解自己目前處於哪個階段,應優先聚焦哪些資源與場景,才能真正推進下一步。
對於剛起步的企業,我們期許這份白皮書提供明確路徑;對於已試行但推不動的組織,找到推進的卡點;對於領導者則是提醒,AI 的落地不會自然發生,需要有人主動嘗試、持續推進及搭建橋梁。
讓我們一起將眼光放遠,小步前進,無論你在哪個階段,我們都希望這份白皮書成為你下一步行動的實用參考。
▼ 《面向 AI 時代的企業人才戰略:管理者的行動指南》完整講座影音內容 ▼
(若影片未正常顯示,請點擊此連結進入 YouTube 觀看頁面)
📥 即刻填寫表單,免費下載完整報告
🔍 包含:調查數據分析與洞察、台灣企業導入分級對照表、五大推進原則、三階段行動框架、三個產業實例
(若表單未正常顯示,請點擊此連結進入表單填寫頁面)
本問卷中所蒐集之個人資訊,僅供 Aiworks 作為內部分析及服務優化之用途,Aiworks 將依據相關法律法規,妥善保存及管理您的個人資訊,並嚴格禁止未經授權的第三方存取或使用,絕不會在未經您同意的情況下對外公開或分享。
填寫此問卷即表示您已閱讀並同意上述條款。
填答送出後如對本問卷之使用條款有任何疑問,歡迎隨時聯繫我們: [email protected]
探索更多⋯⋯
.企業培訓真實回饋 ▶︎ 新聞媒體工作者如何與生成式 AI 協作?從內訓實例看應用場景與思維挑戰
.企業智能轉型案例 ▶︎ AI 人才轉型怎麼做?企業打造持續進化團隊的 4 大實戰策略(含台灣大哥大案例)
.AI 自動化趨勢洞察 ▶︎ 推理模型是什麼?從 GPT-4o 到 o3,一次看懂 ChatGPT 模型差異與應用場景
.AI 自動化學習資源 ▶︎ Notion AI 教學:快速建立客戶管理、專案協作與行銷追蹤(附實作範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