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去,我們在搜尋框輸入關鍵字,再透過一串連結找答案。現在,生成式 AI 改寫了流程:它會先重新確認你的問題、抓取來源、做摘要,最後在對話框直接整合回應,並附帶少量引文。對讀者來說,答案更快也更完整;但對創作者而言,「不確定規則且快速演進的機制」讓傳統 SEO 的思維不再管用。
這正是 GEO(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)逐漸被討論的原因——它暫時沒有一套固定的標準,而是一系列實驗性策略,目的是提高你的內容在 AI 回答中被引用的機率。
文章大綱
1. 什麼是 GEO?
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(GEO)是一種新興的內容優化思維,關注的重點不在於 SERP 排名,而是 讓生成式 AI(ChatGPT、Gemini、Perplexity、Copilot 等)更傾向引用你的段落。
一句話對照:
- SEO:讓人找到你。
- AEO:讓人直接讀到你。
- GEO:讓 AI 在回答裡引用你。
📌 小提醒:目前業界對 GEO 還沒有統一規範,這裡分享的是來自學術研究、產業觀察與我們的實測經驗。
2. 為什麼現在就要開始關注 GEO?
- 搜尋格局正在改變:AI 聊天機器人正取代純文字列表,降低使用者點擊網站的動機。
- 品牌曝光新戰場:被 AI 引用就像是一種信任背書,能增強品牌權威感。
- 流量來源多元化:生成式搜尋的使用量正在快速成長,這是未來不可忽視的流量入口。
3. GEO 的核心策略(從 SEO → GEO )
與 SEO 相比,GEO 的重點不在「長篇完整」,而在於「可被 AI 摘錄」。
傳統 SEO 做法 | GEO 對應調整 | 為什麼重要 |
關鍵字群集 | 問題群集(定義/比較/數據/案例) | AI 以「問題」抽段,而非單純關鍵字 |
長段敘述 | 段首先答 + 列表/表格 | 提高被摘錄的機率 |
外部連結 | 內聯來源(句末直接標註) | 讓 AI 判斷可驗證性 |
精選摘要優化 | FAQ 區塊 + FAQPage JSON-LD | 同時服務 AEO 與 GEO |
標題分層 | 問題式 H2/H3 | 對齊 query rewriting 的子問題 |
4. AI 怎麼選段?(觀察性描述)
雖然不同 AI 引擎的流程並未公開,但根據現有研究與測試,可以推測它們大致會經歷以下步驟:
- 🔴 改寫問題
- 🟠 搜尋與排序來源
- 🟡 摘要主要段落
- 🟢 組成答案
- AI 通常會依據三個要素來判斷:
- 詞彙計數:引用多少字數;
- 位置分數:越靠前的句子被選中的機率越高。
- 主觀印象:是否貼題、有力、新鮮,會不會讓人想點來源。
- 內容對策:
- 段首放結論
- 小標題前移
- 把「黃金句」寫成能被單獨搬走的一句話
💬 範例:把長尾字變成 AI 對話查詢
AI 設計工具 → 付費 AI 設計工具 → AI 問法:2025 年最值得付費的 AI 設計工具有哪些?為什麼?
對應段首句:2025 年值得付費的 AI 設計工具有 A/B/C;評選依據是功能覆蓋、協作能力與授權條款(來源:X、Y)。
5. GEO 優化實用方法(參考研究 + 實務觀察)
根據 Pranjal Aggarwal 等人 2024 年撰寫的論文與測試,有幾種寫作方式會增加 AI 引用你的可能性:
- Cite Sources(引用來源)
在關鍵事實後加上內聯來源(即在句子中直接標註來源),提升資料的可信度,幫助生成式引擎識別可靠的資訊來源。 - Statistics Addition(數據補充)
在內容中加入數據和年份,以強化資訊的可驗證性,增加被引用的機會。 - Fluency Optimization(語句流暢度優化)
段首先答,確保每段的第一句就能直接回答問題;使用短句、主動語態,減少冗長和模糊的語言,提升可讀性。 - Easy-to-Understand(易於理解)
使用列表/表格等結構化方式,將複雜內容拆解並簡化,幫助讀者和 AI 更容易理解,並提高內容的擷取機率。
🌟 其他可加分項目:
- Quotation(引用):嵌入權威或專家的引述,提升內容的權威性。
- Authoritative(權威性):引用可靠的來源或專業資料,增加文章的信任度。
- Technical Terms(專業術語):根據文章主題適當使用專業術語,增加內容的專業性和精確性。
💬 範例(前後對照)
❌ Before:
「GEO 是一種新的內容優化方法,重點在於……(長段描述)」
⭕️ After(可被引用版):
GEO(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) 是把內容改寫成 AI 好抓、好引用 的格式;做法是 段首先答、事實加內聯來源、數據帶年份,再用 FAQ 與表格方便擷取。(Aggarwal et al., 2024)
6. Aiworks 測試案例(僅供參考)
在 2025 年 2 月,我們以「30 人以下中小企業申請 AI 課程補助」為測試題,在 ChatGPT 與 Gemini 上分別實驗兩種問法。
- ChatGPT 在回答前段引用了 Aiworks 的段首結論句,並附上內嵌來源。
- Gemini 在不同問法下仍引用同一段落,顯示 結構清晰 + 有來源數據 的內容,較容易被採用。
📌 注意:AI 回答會隨時間更新,這個結果不保證長期重現,但能顯示 GEO 策略的潛在效果。
7. 推薦工具 & 資源(初步嘗試用)
- AI 回答監測:Wix AI Visibility Overview(追蹤網站在 ChatGPT、Gemini、Perplexity 等平台的引用頻率、品牌情緒與查詢量)
- 結構化測試:Google Rich Results Test 、 Schema Markup Validator
- 提示管理:PromptHub、PromptHero
- GEO 分析工具:Geoptie、 Asva AI(新興工具,適合做輔助觀察)
📌 提醒:工具仍在快速演進,適合「輔助」,不應視為唯一依據。
8. 結論與建議
- GEO 還在發展:目前沒有固定規範,不同引擎的機制差異很大。
- 從小規模開始測試:先挑 1–2 篇內容,驗證可否被引用,再逐步調整。
- SEO、AEO、GEO 並行:SEO 打基礎流量,AEO 爭取答案區,GEO 提升 AI 引用。
透過聚焦「可引用性」的 GEO 策略,你可以在生成式搜尋時代逐步提升品牌能見度。
參考內容
- Aggarwal, S. et al. (2023). GEO: 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. arXiv:2311.09735. https://arxiv.org/pdf/2311.09735.pdf
- Search Engine Land — 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. https://searchengineland.com/generative-engine-optimization-strategies-446723
- New York Magazine / Intelligencer — SEO Is Dead. Say Hello to GEO. https://nymag.com/intelligencer/article/seo-is-dead-say-hello-to-geo.html
- The Economic Times — Brands press Enter: GEO to show up more in AI searches. https://economictimes.indiatimes.com/tech/startups/brands-press-enter-geo-to-show-up-more-in-ai-searches/articleshow/123066869.cms
- Google Developers — Structured data(含 Rich Results Test). https://developers.google.com/search/docs/appearance/structured-data
- Schema Markup Validator. https://validator.schema.org/
- Wix Help Center — AI Visibility Overview. https://support.wix.com/en/article/ai-visibility-overview
- TechRadar Pro — Wix introduces a new tool to optimize sites for AI. https://www.techradar.com/pro/website-building/wix-introduces-a-new-tool-to-optimize-sites-for-ai
- ixpert — 什麼是 GEO?生成式搜尋引擎最佳化懶人包. https://www.ixpert.com.tw/blog-detail/what-is-geo/